加入收藏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手机扫一扫 立刻联系商家
全国服务热线13255310310

山东绿色工厂的认定标准及认定流程

更新时间
2024-12-11 10:00:00
价格
请来电询价
品牌
双盈认证
优势
下证快 成功率高
服务范围
全国
联系电话
13255310310
联系手机
13255310310
联系人
李丽
立即询价

详细介绍

山东绿色工厂的认定标准及认定流程


什么是“绿色工厂”



  绿色工厂”是指实现了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分为guojiaji、省级和市级三个层次。绿色工厂是制造业的生产单元,是绿色制造的实施主体,属于绿色制造体系的核心支撑单元,侧重于生产过程的绿色化。

用地集约化:工厂容积率不低于《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要求;工厂建筑密度不低于 30%;单位用地面积产能或产值不低于全市单位用地面积产能或产值平均水平。

原料无害化:绿色物料使用率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绿色物料选自省级以上zhengfu相关部门发布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目录、有毒有害原料(产品)替代目录等,或利用再生资源及产业废弃物等作为原料)。

生产洁净化:单位产品主要污染物产生量(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废气产生量、废水产生量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废物资源化:单位产品主要原材料消耗量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应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废水处理回用率高于行业平均值。

能源低碳化: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应符合相关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中的限额要求。未指定相关标准的,应达到行业平均水平。单位产品碳排放量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具体的指标值,申报时根据上年度的行业或zhengfu要求另行设定。

“绿色工厂”旨在通过建立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过程,打造更完善的绿色制造体系。



  绿色工厂可以看作是一个荣誉称号,是对工业企业在节能环保、绿色发展等方面处于xingyelingxian水平的一种嘉奖,是由各级工信部门逐级评定上报,评定后有资金奖励或政策扶持,对企业发展有推动作用的助推剂。


为什么要做“绿色工厂”认定?


被评为绿色工厂,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获益:

  1.可提高绿色示范企业形象、zhiming度和影响力;

        2.有助于提升企业对绿色制造的管理水平,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3.入选国家绿色工厂并获得绿色工厂牌照,可作为企业环保的保护伞,享受环保mianjian,冬季不限产等好处;

        4.可以享受国家工业转型升级资金、专项建设基金、绿色信贷、zhengfu优先caigou等相关政策扶持享受国家和省级、市级奖励资金,企业Zui终可得到奖励资金可达几百万元;

        5.可作为企业绿色集成改造升级的基础,享受后期更大的实惠。



“绿色工厂”认定标准


  工信部发布的《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附件1《绿色工厂评价要求》中,对绿色工厂评价指标框架、评价依据、评价方式、评价指标要求做了具体阐述。

        GB/T 36132-2018 《绿色工厂评价通则》,规定了绿色工厂评价的指标体系及通用要求,《通则》适用于具有加工、制造、组装等实际生产过程的工厂,可作为工业行业制定绿色工厂评价标准或具体要求的总体要求,是我国绿色工厂领域首项国家标准。


  通过以上两个标准,我们可以看出,绿色工厂评价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具体要求包括基本要求和预期性要求。其中,基本要求是纳入绿色工厂试点示范项目的必选评价要求,需满足指标体系中所有基本要求才可进行绿色工厂申报,即一票否决项,而预期性要求是绿色工厂创建的参考目标,鼓励地方结合地区发展水平、参照预期性指标提出更高的要求。


  具体讲,绿色工厂评价一级指标包括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和绩效6大类,共细分为25项二级指标,总分共100分。其中,部分二级指标包含基本要求和预期性要求两项,有个别二级指标只有基本要求或只有预期性要求,像社会责任、碳足迹就只有预期性要求,不属于强制性要求,需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进行打分,而大气污染排放、水体污染排放、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只有基本要求而无预期性要求,是必须要满足的指标。Zui后只有满足所有必选评价要求并达到地方规定分数要求的工厂,才可纳入绿色工厂名单。


具体评价要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为发挥标准引领作用,推动绿色工厂评价工作,工信部发布了各行业的绿色工厂评价细则。当前已经公布了绿色工厂评价部分行业标准,标准清单如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绿色工厂”认定流程


1.年度创建计划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要结合本地区产业发展现状,选择一批基础条件较好、具备创建条件和创建意愿的企业、园区进行储备培育,根据本地区工业企业发展实际情况按年度制定绿色工厂创建计划,在每年12月底前将下年度创建名单报省工信委,省工信委据此编制全年度创建计划。
2.单位自主创建
  ①支持基础条件好的企业、园区对照绿色制造体系相关标准和要求,树立绿色、低碳、节能、循环发展的理念,加大绿色化改造投入,全方位提升绿色化水平,启动创建工作,进行自评价。
  ②自评价达到guojiaji绿色工厂的申报主体,按工信部要求委托合格的第三方评价机构进行评价并编制第三方评价报告。第三方评价合格后,于每年6月底前向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提交申报材料(自评价报告和第三方评价报告)。
3.地市初审上报
  各省辖市、直管县(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对辖区企业、园区的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审查重点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真实性、符合性,项目申报材料完备情况,指标达标情况等。初审后将申报材料(纸质材料1式5份和电子稿)汇总后于每年7月底前报省工信委。
4.省级评估确认
  省工信委组织专家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有关评价标准对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初审汇总上报的绿色制造体系示范项目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审查。
5.推荐国家示范
  省工信委于每年11月底前,从省级绿色工厂管理申报主体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推荐申报guojiaji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名单。工信部将通过专家论证、公示、现场抽查等环节确定guojiaji绿色工厂管理企业名单。


工作程序



  绿色工厂创建采用“两评两审”的形式,具体工作程序如下。

  一是满足申请条件的企业按照绿色工厂评价标准开展创建工作,并进行自我评价。二是当企业达到绿色工厂标准时,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由工信部在符合资质要求的评价机构中遴选发布,目前已发布两批共110家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名单)按照评价要求进行现场评价,评价合格的可按所在地区绿色工厂体系建设的相关要求和程序,向省级主管部门提交第三方评价报告和自评报告。三是省级主管部门负责组织评估报送的企业,按照绿色工厂评价标准和省级主管部门制定的绿色工厂体系实施方案中的具体要求,向工信部遴选推荐评估合格、在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工厂名单。四是工信部负责组织专家评审、公示、现场抽查等环节,确定绿色工厂名单。


绿色工厂评价要点分析


打分要求分为以下六大部分:


1、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包括建筑、设备设施、照明三部分。建筑是绿色工厂的基础,绿色工厂的建筑需要达到

以下基本条件:

(1)一般要求: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采用围护结构保温、隔热、遮阳等措施,宜采用钢结构建筑和金属建材、生物质建材、节能门窗、新型墙体和节能保温材料等绿色建材,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优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外窗气密性等参数,降低厂房内部能耗。

(2)新建、改建和扩建:根据规模生产的特点多采用一次规划、分期实施,厂房分期建设、设备分期caigou,产品分期投入的方式以满足生产和企业发展的要求,

总体工艺设计应充分考虑分期衔接,实现投资的技术经济合理性、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预留太阳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应用场地和设计负荷,考虑与所在园区产业耦合度高,充分利用园区的配套设施。

设备设施是绿色工厂中一个重要环节,包括设备能效的先进性以及计量设备的完善性,环保处理设施的匹配性。在绿色工厂评定中,一般会出现分类计量不完善,同时发现设备能效先进性证明材料不足。

照明是要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优化窗墙面积比、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不同的场所的照明应进行分级设计,公共场所的照明应采取分区、分组与定时自动调光等措施。

从评价的情况看,建筑方面一般新建的企业得分较高,一些比较老的厂房,存在资料不全的情况,难以得到满分。


2、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管理体系,以及社会责任报告,通过前几批绿色工厂评定发现,企业在这块,一般都比较完善,很多企业缺少能源管理体系,因为能源管理体系一般是能耗较高的企业,但是绿色工厂评定中电子机械食品等行业能耗普遍不高。从第三批之后的企业普遍均建立了四个体系,并通过了第三方认证,运行有效,说明绿色工厂的评定对企业建立完善的体系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另外,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需要通过网站、公众号等方式来向社会公布。


3、能源、资源投入


(一)能源投入

(1)工厂宜做好能源选取的规划,优先采用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充分利用供能系统余热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可以优化生产工艺、多能源互补供能等方式,降低非清洁能源的使用率,重视自主创新,推进制造装备的节能改造。

(2)工厂宜建设光伏、光热、地源热泵和智能微电网,适用时可采用风能、生物质能等,提高生产过程中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3)采用国家鼓励的生产工艺、设备及产能,包括《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能效之星”产品目录》《通信行业节能技术指导目录》《国家重点推广的电机节能先进技术目录》等文件中推荐的生产工艺、设备及产能。

(4)对国家明令淘汰的生产工艺、设备及产能进行识别并避免caigou,包括《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高耗能老旧电信设备淘汰目录》等文件中明令淘汰的生产工艺、设备及产能;对于正在使用的国家明令淘汰的生产工艺、设备及产能,但尚未达到淘汰时间的,应制定明确的淘汰计划。

(5)采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提升工厂生产效率,开展智能制造,以降低单位产品能源资源消耗。

(6)对工厂的生产设施做好规划,分步进行建设,使已投产设施的使用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或实现满产,提高设备的开动率,降低设备空载时间。

(7)生产设备应根据生产工艺流程、物料搬运、信息控制、结构系统等因素确定其在厂房内部的布置设计方式,避免设备及照明用的电力线路和工业水(包含供回水、水质检测监测系统等)管道的迂回交错铺设。

(8)生产工艺宜考虑采用以下方面的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高低温分区的温湿度独立控制、排风热回收、供配电系统节能、动力站房节能、动力节能、集中供油系统等。

(二)资源投入

(1)工厂宜使用回收料、可回收材料替代新材料、不可回收材料。

(2)工厂宜替代或减少全球增温潜势较高温室气体的使用。

(3)工厂宜向供方提供的caigou信息应包含有害物质使用、可回收材料使用、能效等环保要求。

(4)工厂宜建立供应链管理体系,对供应链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策划、组织和控制,改善供应链系统。

(5)工厂宜将生产者责任延伸理念融入业务流程,综合考虑经济效益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人体健康安全要求的协调统一。

(三)caigou

在此部分一般企业只要建立比较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均视为满足要求,但是很多企业在满足绿色供应链上达不到要求,因此一般视第三方绿色供应链或者企业绿色供应链自评价报告为依据。


4、产品


(一)生态设计方面

产品生态设计一般需要达到以下基本条件:

(1)尽量减少所使用材料的种类,以便于产品废弃回收。

(2)减轻所用材料的重量,提高原材料的实用率。

(3)生产过程中减少消耗品的种类和消耗量。

(4)提高回收材料或可再生材料所占比例。

(5)采用易拆解和再循环的设计、减少零部件上的涂层或覆膜、避免使用难分离材料等,便于产品在废弃过程中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

(6)采用通用性标准化模块化设计、采用可升级可维修设计和服务。

(7)对较大的零部件、材料及包装进行材料的标识等。

(8)宜采用使用新能源(例如:燃料电池)或可再生能源的设计,例如产品使用太阳能电池作为能源。

(二)节能方面

(1)由工厂或工厂所属的组织对产品符合相关要求的情况进行自我声明。

(2)第三方认证机构颁发的产品符合相关要求的认证证书。

(三)碳足迹方面

(1)企业可参考ISO/TS 14067:2013《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关于量化和通报的要求和指南》和PAS2050:201 1《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规范》等国际国外标准,开展产品碳足迹量化与核查工作,以产品设计、生产、消费等过程为核心,减少产品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

(2)可在产品包装上或产品说明书中标示产品碳足迹,以向社会传递产品的碳属性;

(3)可将碳足迹的改善纳入环境目标,并制定相关的提升计划。

(四)有害物质使用方面

工厂应按照《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要求,依据《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GB/T26572)、《电子电气产品六种限用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的测定》(GB/T 26125)、《电子电气产品限用物质管理体系要求》(GB/T 3 1274)和《电子电气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标识要求》(SJ/T 11364)等国家和行业标准,开展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相关的检测、标识和管理等工作,尽量减少产品中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等有害物质的含量。


5、环境排放


环境排放为绿色工厂中打分的一个硬性指标,国家及各地市均制定有详细的排放指标,这部分一般评定时候按照企业实际环境监测报告以及在线监测报告打分均可,但是在第三方评定时发现,有的机构在此处描述不够细致,主要表现在更高等级的企业排放指标不明确。


6、绩效


    绩效指标总分包括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这部分是硬性的得分指标。具体评分细则这里不在赘述,在第三方评价中,由于很多行业缺少相关的指标和限额,碰到的Zui大难题是不好界定是属于前5%或者前20%的水平,此处笔者一般第一思路采用清洁生产的指标体系,以及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同时结合环境部门发布的地区数据进行单位化换算后进行对比,这样可以Zui大限度的体现企业绩效排放水平在行业内的水平和地位。



联系方式

  • 电  话:13255310310
  • 经理:李丽
  • 手  机:13255310310
  • 微  信:18653150882